大橡塑中国橡塑机械制造业的排头兵

大工业给城市人带来了自信,一种气魄和豪迈,一种情怀和感情无法割舍地渗透到心中和血脉中。这是优秀的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独特优势心理。作为中国橡塑机械制造业的排头兵,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橡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成为了全国行业翘楚,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10,生产水平及技术性能均为国内领先,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大橡塑的沿革和贡献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大连铁工所、安治川铁工厂旧址。1907年7月,日本人小田切寿丰出资建立大连铁工所,1942年迁到现址周水子。1933年11月,安治川铁工厂开业,厂长富田荒太郎,厂址与大连铁工所相邻。1945年8月25日,由苏联红军接管,并将两厂合并改名为大连汽锅(制罐)工厂。

1947年7月1日,大连建新公司接收该厂,并更改厂名为大连制罐工厂,为军工企业,主要生产炮弹壳、装弹箱、军用铁锹、桥梁架等,还有民用各式锅炉。在解放战争时期,工厂充分发挥了机械加工厂的优势,为大连化学工厂生产炮弹、无烟火药提供各种锅炉、耐酸泵、耐酸管材、压延机、水压机等主要生产装备。同时还为华北、华东战场制作近万个炮弹箱、弹药箱,为支援解放战争作出重要贡献。1949年10月,改名为大连锅炉厂。抗美援朝初期,为修复志愿军运输线,该厂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成功制造出两台12吨蒸汽压路机,当年就生产10台,并主动请战生产压路机,保障了志愿军运输线畅通,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1960年该厂更名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厂,2006年组建成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两张老照片的背后故事

在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档案室里,保存着两张拍于半个世纪前的珍贵照片。一张是压路机制造成功后,厂领导和技术人员、主要生产工人的合影照;一张是“抗美援朝生产竞赛奖励大会”的场景照。两张照片的背后到底尘封着怎样的一段故事呢?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毅然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于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帷幕。

朝鲜北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当时大量被炸毁的公路、铁路和桥梁使得中朝军队后方积压的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难以顺利地运抵前线。我军提出了“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战斗口号。但当务之急是缺少抢修道路的关键设备——压路机。最后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这里 。

消息传回工厂,工人们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全厂上下一片沸腾。简陋的车间里机器轰鸣,机轮飞转,大家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饿了就简单地吃口窝头咸菜,累了就打地铺睡在厂里,家就在工厂附近却十几天不曾回去一次。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制造出2台12吨蒸汽压路机,当年就生产10台,保障了我志愿军运输线畅通,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大连的第一批技术移民

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大连作为新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一直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上,优先考虑大连国有企业需要,一大批当时并不多见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融入到我们这座有着工业传统的城市,很快成为各企业的骨干力量。据档案记载,1949年解放后的十多年间,东北招聘团先后多次赴南方招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先后有上千人长途跋涉来到大连,在不同的岗位默默奉献。他们是这座城市自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技术移民,这片黄渤两海相拥的土地迎接春天的使者,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大连橡塑机厂由国家分配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来厂建设,有北京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山东工学院、上海工学院,都是橡胶机械专业毕业。外地来的大学生在橡塑机厂占了绝大多数。因为大多是南方人,对大连的气候和环境一下子还不能适应,刚来的这些大学生们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的南方生活条件较好,而大连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60年代,吃的是苞米面,有的大学生不适应,人都瘦了。

曾担任过大连橡塑机厂厂长的周礼乐,就是在1968年大学毕业后,按国家计划指令分配到大连的。但是这些大学生只要干起工作,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要把大连橡塑机械制造行业搞上去,大连橡塑机厂这个解放前生产轧道机和炮弹箱的小企业,被确定为全国橡塑机械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可想而知,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周礼乐和他的同事们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

就是这样,这些新中国早期的外地大学生们,把大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怀着热爱事业、热爱大连的一颗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橡塑机,献给了大连,献给了这份事业。而在大连整个工业企业当中,像周礼乐这样的技术员为数众多。他们把自己融入到工人阶级当中,把智慧和汗水凝聚在一张张图纸上,浇铸到一件件新产品中,成为大连工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