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进展与成效。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来,江苏迅速响应,结合省情出台《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及《管理实施细则》,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域、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
分区管控: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江苏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570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其中陆域4268个、海域302个,每个单元均配套差异化的准入清单,明确哪些项目可进入、哪些行为受限制,真正实现“一单元一清单”。这一做法从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推动生态保护关口前移。
据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介绍,《实施细则》共提出18条具体管理要求,涵盖方案制定、系统建设、动态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标志着江苏生态环境管理进入“分区分类、精细精准、预防为主、协同高效”的新阶段。
成效显著:天更蓝、水更清、生态更稳定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不仅是制度创新,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环境改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实施该制度以来,江苏在大气、水、生态三大领域均取得阶段性成效。
水环境方面,江苏国考断面水质已连续三年保持优级水平。2025年1—8月,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比例高达92.4%,长江干流江苏段总体水质为优,12个断面全部达Ⅱ类标准。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及主要入海河流水质也稳定在优良水平。
大气治理也实现突破。PM2.5年均浓度连续四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江苏蓝”常态可见。尤其在重点管控单元内,通过严格准入和产业布局优化,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为低碳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生态保护方面,江苏生态质量连续四年评价为“二类”,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国淡水蛏、背瘤丽蚌在多地相继发现,沙家浜湿地鸟类物种从69种增至180种,生态韧性不断增强。
智慧赋能:“一图通览、一表通查”提升治理效能
江苏还率先建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系统”,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环保公共服务。该系统整合全省4570个管控单元矢量数据,接入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多类数据,实现“智慧一张图”式管理。
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表示,系统目前注册用户超6700个,累计访问量13.3万人次,生成分析报告2.9万余份。公众和企业可在线查询管控要求、进行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极大提升办事效率。
此外,系统将168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纳入重点管控,推动“一企一档”信息集成,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智能研判和全景扫描,为项目准入、总量控制、执法监管等提供决策支持,逐步形成“多元共治、机制顺畅”的高效环境治理体系。
江苏通过制度创新与数字赋能相结合,正在走出一条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径。未来,江苏还将继续深化跟踪评估和动态调整,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让分区管控成果更好服务于美丽江苏建设。
江苏划定4570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
上一篇:双鸭山市长: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收官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