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三个强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六安市坚持以中央及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牵引,以污染防治攻坚为抓手,以美丽六安建设为目标,打出一套系统治理、精准施策的“组合拳”,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强力推动督察问题整改,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制定《六安市“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交办、问题整改、督导调度、验收销号、回头看”全流程监管工作要求》(目前正征求意见完善),构建闭环管理体系。聚焦年度任务清单强化日常调度,紧盯整改进度滞后问题,主动解决群众身边环保诉求。截至目前,2024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个个性问题、14个共性问题均按序时推进,交办的131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验收114件;省环保督察反馈的3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5个,交办的202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验收200件,整改成效显著。

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大气治理上,加强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今年8月优良天数比例达100%,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6位。水体保护上,严格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有序排查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分别达86.4%、96%,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与农村环境治理上,严控土壤污染源,强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改,150个行政村治理、49个农村环境整治、24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分别完成117个、37个、18条。

强力推动美丽六安建设,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制定专项贯彻举措,明确生态强市建设目标与路径,以“三水”统筹为核心,通过“常态管护”提升河湖环境,近年来累计投资3.75亿元实施3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突出,“十四五”期间(截至2024年底),全市完成人工造林12.45万亩、森林抚育228.31万亩、封山育林57.56万亩、退化林修复58.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47%,林地面积稳定在64万公顷以上,森林蓄积量达3500万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显著增强。 

相关产品

评论